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十八項修練》讀後感

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達到財富自由,人生快意。
第二境界,成為一個正直正派、仰府無愧的君子。
第三境界,成為一個幫助弱勢、改變弱勢的回饋貢獻者。

前陣子在寰宇廣播電台上由謝文憲訪問何飛鵬時對這本書感到有興趣。何先生談到,時下年輕人被經濟不景氣所影響,大家對環境感到悲觀,覺得未來沒有希望,只能抱著22K的薪水過著小確幸的生活。所以他想要在他的新書「自慢10:18項修練」中分享他過往的經驗所淬煉出的18項可以讓我們的生活達到第一項境界「財富自由、人生快意」的職場心法與必修能力。

「財富自由、人生快意」深深地打動我,這八個字蘊含著多少自信與豪氣。一種透過自己不斷地努力,使自己可以得到經濟上的獨立,進而滿足自己的欲求的積極態度。比起每天過著省吃儉用,偶爾吃點美食、買點奢侈品來犒賞自己,這樣「財富自由、人生快意」這樣的願景目標,顯得有活力與生命力。

這本書是自慢這個系列的第十本書。「自慢」這兩個字是日本漢字,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以中文來說,也可以說是專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天賦專長,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自己的潛能以某種專業發揚光大,用自身的專長與他人分享交換,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人生課題。

心性決定格局,能力則是成就的根基
18項修練共分為兩部分,前九項修練是關於心性部分,後九項修練是關於能力部分的修練。
列舉幾個我比較印象深刻的章節。
關於心性上的修練:如何適應環境、自律嚴謹、明快果決
關於能力上的修練:學做生意、數字敏感、解決問題

自律嚴謹,我覺得是所有修練的起點。因為所有不管是心性、能力上的修練,都是在克服自身人性上的弱點。善用習慣、周遭環境來養成自律。人性是懶惰,自律的起點要靠意志力,然而意志力就像是有限的,光靠意志力是很難成事的。何先生在書中也分享了他的經驗,說到如果是他自己給自己定的目標經常無疾而終、半途而廢。然而當工作環境或是老闆交代的事情,他一定全力以赴,完全辦好。所以說周遭環境其實是很重要的,人很難出淤泥很不染,不被環境影響。與其「入鮑魚之肆久而不知其臭,還不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知其香」,選擇一個好的環境,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讓自己不知不覺被淺移默化,比起一個人孤軍奮戰,刻苦修練最後自律成效有限顯得更聰明、有效。

適應環境,人生在世,先求存活,要存活,就要學習去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人,這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修練。個人修養方面,要能忍受最低的生活水平,不讓自身被物慾蒙蔽,養成在任何處境境遇都能處之泰然。外在環境部分,要能與不同的人共事或共處的能力。無論在任何環境下,必然存在自己喜歡或討厭的人、理念相同或不同的人、性格相同或南轅北轍的人、心性善良或是姦邪之人,學習如何與之共事、相處,達成組織所賦予的目標就顯得很重要。我覺得這個修練直接決定自己格局與視野,一個健全的組織需要不同性格、思維模式的人為共同的目標做努力,身為一個領導者要有接納各式不同意見的胸襟與格局。俗話說「水至清而無魚」,如果到處都是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的同伴,反而更需要擔心對問題可能會產生的共同盲點。

明快果決、手腳俐落這項修練可真是說到我的痛處,一直以來我算是「多思慮、少決斷」的人,一定要把資訊收集得很完整,才能做出判斷,不然總覺得不能安心。在做事方面,我是那種慢工出細活的人,常常覺得把事情做好比做得快更重要。然而書裡的觀念卻跟我平日所思所想完全不同。何先生覺得機會總是瞬息萬變,人必須快速因應才能把握機會,有時候我們計畫想了老半天,但實際執行卻碰到各式不同的困難,如何能快速因應環境,而做出自己的決斷呢?書中提供了四快:「快快試」、「快快學」、「快快改」、「快快會」。先建構自己的簡單心智模型,接著快速試驗、學習、修改、領會,碰到困難挑戰,不斷去修改因應。同時把事情做好,也不斷改進自己的想法。然後重複不斷練習,把流程做最佳化,就可以一步步訓練自己達到手腳俐落的境界去。

會做生意,這項能力是直接影響到能不能夠達到財富自由、人生快意,是無論如何必須學會的能力。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上,一切都與交易息息相關,做生意也是企業存活的基本條件。狹義來說,做生意就是把產品和服務賣掉的能力。廣義來說,需要發揮自身價值,說服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決策,也算是在做生意,只是賣的東西可以不是物件,比方說像老闆提案、說服下屬加班、交男女朋友等。厲害的銷售業務員其實賣的不單只是商品或服務,而是懂得銷售「自己」。要會做生意,有四項是很重要的:一、對自己的產品了解、有信心;二、知道客戶的需求;三、找到客戶需求與自己的商品之間得連結關係;四、具有溝通和說服的能力,能觸發客戶的購買意願並成交

對數字敏感,這點同樣是我的痛阿!雖然自己是會計系畢業,然而對以前在學生時期對會計實在很頭疼,一個數字算錯,整個財務報表都得要重編。因此學生時期就決定將來絕不走會計。然而在讀過眾多的商管書籍後,才覺得數字對一家公司極其重要。財務報表的數字就好像飛機上的儀表板,如果看不懂儀表板上的數據,就無法判斷飛機目前的狀態,這對於飛行是相當危險的。如果經營者不懂財務報表上面數字所代表的含意,就不知道公司的營運狀態的好壞,沒辦法根據反饋做出適當回應,那麼公司會變什麼樣子呢?大概只能憑感覺或經驗做決策吧!這樣豈不危險呢?除了各式報表的數據,數字也可幫我們把一些感覺或想像具體化。何社長寫道,當主管們要向他匯報部門的業績以及總業績是否能夠達成時,下屬經常會回達像「應該可以達成業績」之類的話,何社長則會追問,那個「應該」若換算成百分比,那是多少呢?是60%還是80%呢?透過數字把感覺、想像量化,可以讓人更精確掌握實際狀態。另外學習基本的統計學也可增進對數字敏感度。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承平時候做固定規定例行性的事物稱為辦事能力,這是每個工作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然而面對公司規範之外、沒有準則的事情,能夠因應情況解決問題,把原先複雜不利的情況轉變成有利的方向,擁有這樣的能力才是公司難以取代的人才。解決問題前先要有不服輸的精神,相信自己做得到。再來是分析問題、拆解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一次擊破。如果問題太大太複雜,則可以拆解問題,分批解決,控制情況,防止情況惡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首詩是形容孔子的德行高尚,如高山一般,雖然不能登上此高山,但心思仍嚮往著這樣崇高的德行。
還記得先前讀過UNIQLO社長柳井正的書。書中提到過去他的綽號叫「山川」。譬如說今天有同學說「山」,他就會回「川」;人家要往東,他就偏要往西的不討喜又固執的人。UNIQLO的前身是小郡商事男生的西裝店。當他要回去接手他父親的商店後,因為自以為是而和老員工起衝突,後來沒想到原先在店裡工作的老員工集體出走,原本店裡幾十人的正職員工走了一個都不剩。後來柳井正深切反省自己,努力學習經營管理,才把當初在日本山口縣的小小男士西裝店發展成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世界品牌UNIQLO。他曾經說過,無論才能如何,只要用心工作十幾年,不斷學習,終能有所成就。我也期許自己能夠好好學習,不斷磨練自己,經歷各種修練,成為一個不愧此生的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