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魏美棻老師 《高效思考力》 課後心得



前陣子FB上的同溫層看到了16格快速讀書法,說是花30分鐘就可讀到書中的概念,即可將自己讀到的心得說給他人聽。一開始很難相信,真的讀一本書只要花30分鐘嗎?自己親身試驗,因為自己本身閱讀速度比較慢,所以會超過時間。然而這個方法對我來說最有用的是,完成16格圖表後,確實比較能夠掌握書裡的概念,拿著圖表就可以和周遭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後來看到可欣老師上過圖解思考力的分享,其原理覺得有異曲同工之妙,加上先前自己的試過16格快速讀書法,對於用圖表幫助思考這個主題深感興趣,於是報名這個課程。

生在這個時代,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每天產出各式各樣的資訊,書店每天有新書上架,網路上有更有無數的資訊正在產生中。最大的困擾,或許是永遠讀不完這些資訊、報章雜誌及書籍。如何去學習有效率的去吸取我們所要的資訊變成一個很重要能力,畢竟生命有涯,而知識無涯,以有限追無涯,殆矣!吸取完了,如何去整理歸納,接著思考,成為自己思想體系的一部份,這又是另一項能力。而最後能夠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才能成為真正有用的知識。從學生時代,就一直有在閱讀的習慣,然而常常覺得雖然讀了不少,但都沒有好好地做整理歸納,用自己腦袋好好思考,內化成自己的體系。常常苦於不知如何將所理解的概念好好說給他人聽,或是讀了不曉得如何去用,只是知道了許多理論想法而已。




課程的一開始做了一些簡單的大腦暖身操,簡單地腦力激盪一番,在當中學到了其實很多東西我們是知道的,然而一時之間要回想,可能就會因此而當機,所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導自己發想就很重要。像寫這篇心得文,我是簡單地回憶課程學到的內容,把想法隨意地寫在白紙上面。雖然每次寫文章都覺得腦袋一片空白,然而用這個單純書寫的方式,實際上發覺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想法,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提取、紀錄下來而已。

以我來說,讀書最大的困擾大概不外乎:讀後面忘了前面內容、見樹不見林而抓不到概念、邊讀邊想花了很多時間、讀完了書後跟著作者的論調走而沒了自己的看法及不曉得如何去運用書中的概念。這些或許也是許多人的痛點。

如何有效率的閱讀呢?簡單來說,要知道自己讀書的目的,心裡要有明確的問題及方向。把Input和Think給分開來。很多時候我們花時間的都在反覆、沒有效率的閱讀(Input),或是邊讀邊想(Think),拖慢了速度。
閱讀時就單純讀取內容,把概念填在圖表上,這部分其實可以系統化的有效率地處理。真正需要花時間Think的是定題目(自己閱讀的動機)、問問題、總結結論和讀完書後定出行動方案。美棻老師用圖表把這些流程建構起來,來幫助紀錄自己的目的、所讀到的概念、思考問題及引導自己做有效的行動方案。在課堂上總共教了六種不同的圖表,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需求來運用不同的圖表。比如說在看報章雜誌或聽音頻時,架構不明確可用網狀圖幫助建構整理概念;書籍部分,架構明確則可使用工型圖幫助收斂想法;需要簡報、演講則可用A形圖幫助自己把觀念想法具體化向聽眾呈現。而這些圖表都可用A4紙全部搞定,即便身邊剛好沒有印表機,也可直接在A4紙上摺紙畫線即可操作。
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我發覺自己最大的啟發是讀書忽略了「主詞」和「受詞」,亦即「我」希望從書中得到什麼,及讀完之後和「誰」分享。雖然很多書我讀後很有感覺,但要分享心得總是覺得困難的原因吧!常常讀著讀著,就跟著作者的思考脈絡走,而沒有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及理解。書還是書,我還是我。然而,透過這些圖表架構,讓我更有組織地審視自己的想法,進而有系統地去陳述。


上完課後,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可以立即運用在生活之中。像是用在寫部落格、讀書、聽音頻及參加課程演講都有實質的幫助,我只需準備好A4紙,快速劃出表格即可馬上使用。美棻老師設計的六種圖表可以用在大部分的場合,無論是要聽、說、讀、寫都有相對應的架構可以幫助我們歸納整理。像是寫這篇心得我就用了發想圖表、網狀圖及A形圖,以前寫心得時總要絞盡腦汁,才能勉強逼出一點想法。然而今天運用圖表整理,發覺自己其實吸取很多想法及概念,要寫篇心得其實綽綽有餘,只是以往不知如何去「提取」和「整理」而已。日後也不須擔心書白看,只需拿出我的圖表筆記,就可以簡單地陳述我所學到的東西。另外,我覺得美棻老師一個教學認真的老師,不藏私且熱心指導同學。老師每個月也會不定時舉辦讀書會,同學可以在學後應用所學,還可接受老師的提點XD

最後我推薦這堂課給平時接收大量資訊、參加很多課程,卻苦於無法有效整理及應用的人。課程能學到如何高速閱讀的技巧、可有效整理的筆記術及表達自己觀點看法的方法,再加上有熱情分享不藏私的美棻老師、一群熱愛讀書的好夥伴相陪。「高效思考力」是堂乾貨滿滿、值得一上的好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