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愛情市場學-寫給80分女生提升愛情力的不敗思維》讀後感




本書作者是商業顧問,用管理、行銷及市場的角度來看待女性對愛情市場所要該採取的策略。或許是常讀商管之類的書籍,覺得用理性的角度、市場、管理及行銷的角度來分析男女愛情還蠻有趣。不同於許多愛情勵志書籍常常給出「要對自己好一點」等等的論調,這本書談論的方式可說是非常務實,包括愛情市場的供需關係、男女因生物演化的擇偶策略的差異、女性所該採取的市場策略及對於愛情的盲點等等都有很精闢的看法。除了觀念的引導外,還有具體可行的行動策略。從小到大,大概不會有人跟我們說明愛情是什麼。一般就是認為愛情是種本能或是緣份,時間到了就會自然發生。一般我們要不是在愛情裡跌跌撞撞,不然就是從偶像劇裡吸取到相關的概念,然而跟「愛情市場」這個真實狀況或多或少有落差,能夠在裏頭用合理的策略得到滿意的結果似乎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看清市場和戀愛策略重要嗎?這難道不是對「神聖愛情」的一種褻瀆?理性分析還算是在談戀愛嗎?看了這本書會有所改觀。



誰是80分女孩呢

一般認為,只有條件過分好或條件比較差的女生才會在市場上落單。條件好,所以眼光更高,非得要最好的對象不可;條件較差的女生,沒辦法吸引到異性的目光,所以在市場上落單。比較有趣的是,其實Joe認為在這時代最不容易被看見的女生是反而是80分女孩。條件極優的人,持續有人追求,不論採取主動被動策略都OK。80分以下的女生,意識到自身條件在戀愛市場是不利,他們可能會採取主動積極策略,認識更多的異性,以找到合適對象;被動些的,會找個願意接受自己的對象盡早結婚,因此比較不會落單。
「80分的女生」,她們其實條件是相當不錯的女生,可能外型不差、個性親切、溫柔體貼,雖然外型不到極優,但也耐看;也許不會第一眼就馬上注意到,然而有足夠的女性魅力,或許一直有男生追求。而且他們的經濟水平或許不錯,在公司可能已當上主管階級,也有個人品味,懂得享受生活,也許相當上進,下班閒暇會進修或培養興趣。Joe認為這些女生反而會在接下來的五到十年間,最有可能會變成婚姻場上最弱勢的一群女生。關鍵在於他們的普遍戀愛經驗較少,以至於對於市場定不正確、對市場有錯誤的期待,也因此在時機的掌握和吸引策略上有盲點。各式原因加起來,讓他們剛好都「吸引到他們覺得無法匹配到自己的男人;而他們感興趣的男人卻不接近」,隨著年紀的增加,漸漸地處於困境之中。




被動等待、主動出擊

Joe在書中用了求職的例子來譬喻。譬如今天我們去面試有3份工作,第一份工作薪資比較低,負責工作較簡單,一定可以輕鬆拿下。第二份工作薪水普通,負責工作難度一般,條件都符合,應該可能應徵上。第三份工作薪水極好,但開出的條件極嚴苛,有些我們條件我們甚至沒有。請問我們選擇哪份工作呢?對一般人來說,三份工作都會投,然而心中最想上的公司應該是第三家吧!或許我們還會想辦法美化自己的履歷表,去賭賭運氣,投投履歷,反正大不了沒找自己面試,又沒有損失。用這個思維來說,追求者總會選擇「向上挑選」、「透過資訊不透明來美化自己」。女生採取被動,來追求者多半是「自我認知」不如或是頂多旗鼓相當的對象,而隨著年紀漸漸增長,會漸漸發現追求自己的人條件逐漸下滑,這就代表我們的市場競爭力漸漸轉弱,而自己感興趣的對象或許早已轉移目光。採取被動策略只有在正值年輕的巔峰18~25歲或許有利,隨著年紀增長,想要結交有興趣的對象,策略就要有所改變‵,主動的比例要有所提升。至於女性所採取的市場策略有四點:差異化市場、策略間接、戰術直接、力道平衡、公平交易

市場差異化:找出自己的不同之處,能夠引起別人好奇心的特質。
戰略上間接:在於不說出任何喜歡對方的話語,只是「釋放善意」。在關係營造的意識要創造一種「被動」的假象,簡而言之,欲擒故縱、誘敵深入。
要在戰術使用上直接且強力:在小動作保持主動。譬如眼神的運用、身體的小碰撞等等,建立親密感。
確保力道平衡:像打網球一樣,有來有往、力道適中。
公平交易以免浪費時間:遵守兩個原則。1減少包裝、既見即得。2盡早揭露自己的性格、價值觀、與喜好。簡單來說,避免在交往關係後對彼此的期待落差太大,以至於長期關係走不下去。


增加母數等於劈腿嗎?

另外Joe在書中談到,愛情某些程度上是種機率遊戲。因此母數必須增加,才有比較多挑選的機會,因此鼓勵要多多認識不同的人,並且維持關係保持聯繫。譬如說大量認識可以個性和得來的人,從中篩選價值觀或生活習慣相近的人,接著再篩選自己感興趣的人,就可以試著約會或交流。至於價值觀、生活習慣相近的異性就算沒交往也可以當好朋友。

有些人的想法是感情應該要專一,如果已經有了男朋友了,還跟其他異性朋友互動不是顯得對感情不忠?這樣跟騎驢找馬有什麼不同呢?
「時間」對於女生擇偶是最殘酷的考驗。Joe在書中反覆提到「時間」的重要性。一般女生的年紀約莫在18~35歲之間,大概是女生青春的巔峰,這個時期會受到眾多男性的注意和追求。而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受男性追求的人數會"指數"下降,然後就會發現身旁追求自己的男生越來越少,而條件也越來越差,也就是自身的市場價值在減弱,這時候想要找到理想對象就會越來越艱難。因此要在愛情市場勝出,就不可忽視時間對自身的威脅。
適當地跟異性保持聯繫,可以讓自己若感情不順遂時,快速地重返愛情市場,比完全沒有經營的狀態下重新開始來得容易且節省時間。另外一個優點是,在有在跟異性互動的狀態下,可以意識到自己市場價值的變化,在發現自己的吸引力逐漸下滑時保有警覺心,做出適當因應的對策,譬如說逼婚或認賠殺出。
其實Joe所說的有可能在市場上落單的80分女生,最有可能是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外表其實OK,也懂得打扮自己。在求學的時候就有不少追求者,所以採取被動的策略因應追求者。出社會後也有穩定的交往對象,因為自身條件還不錯,所以本身也沒花太多時間在異性朋友的經營,把周圍的可能性直接排除掉。然而喜歡跟長期相處,是不一樣的事情。也許努力經營磨合了三、五年,最後還是分手了。分手後療癒情傷,花了半年或一年的時間,這時已經逼近30歲了,等到復原後鼓起勇氣重回愛情市場,發現周遭已經沒有任何其他選擇了。而因為先前和男友交往的時候,就封鎖了周遭的男性朋友,等到分手後重新開始才開始建立聯繫,會發現異常困難。因為年輕的時候習慣被動接受追求,加上鮮少與其他異性互動而不知自己的市場價值已漸漸滑落,於是繼續延續過往認知採取被動策略。因為吸引力下降,追求者的條件漸漸變差,離理想對象越來越遙遠,隨著時間流逝,過了35歲、40歲就慢慢乏人問津,只能暗自嘆息佳緣難覓。


婚姻的本質

雖然這本書是主要談關於女性愛情市場策略,裏頭也有談到一些關於婚姻的部分,談到有些人想結婚的問題,是認為婚姻能「終結現況」,能夠展開新的生活。然而事實上,婚姻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婚姻的本質是一種社會身分的改變。以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婚姻的核心目的其實只有一個:便於分辨「子嗣」以及隨之產生的財產從屬問題,而非愛情的證明,也不會「自動」解決任何問題。穩定和快樂並非婚姻直接的產物,也不是對方該給的責任,那些其實是雙方在有共同目標下,一起達成的結果。跟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的結局其實是不同的。婚姻生活是新生活的開始,原本一個人能處理的問題會變更複雜,而且會冒出更多新問題考驗彼此。好的婚姻建構於兩人性情相近、包容感、價值觀、習慣、嗜好以及穩定的經濟基礎。這些東西都穩固,才能走得長久。如果這些東西都沒有,只有愛情,只會很快地燃燒殆盡。



Joe其實談論具體策略的篇幅並不多,反而花比較多的篇幅在一些觀念上的引導。相較於另一本寫給男性讀者的《為何會拿好人卡?》,就寫得很像遊戲攻略本。或許是因為男性思維比較理性、直線式思考,主要問題在「如何追求」,因此在裏頭有較多的策略、各式指標、檢測表來檢驗現況。而女生的煩惱在於「如何因應」,在這本書就談論社會上對愛情觀念的迷思,譬如女生不該太積極主動、有了對象不應該跟異性朋友保持聯繫、男性對女性的感受模型、男女對肉體及長期關係認知的不同或婚姻的「本質」都有客觀深入的剖析。這是本對於女生是很值得一看的書,裏頭很多的想法都和我們所想的不太一樣,早些了解,有個大概的認知,慢慢修正應對策略,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